立夏已经过去,夏季早已不约而**,温度逐渐升高,这个时候如果在投喂的时候不注意,很可能出现河蟹中毒的现象发生,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一、池塘中的氨氮是什么?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鱼虾蟹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二、氨氮过高对养殖品种有哪些害处 当氨(NH3)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后,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pH值随之相应上升,水生生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并可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此外,水中氨浓度高还会影响水对水生生物的渗透性,降低内部离子浓度。 三、池塘中氨氮升高的原因 1、池塘中的缺乏藻类 池塘中过多的浮游动物会摄食到大量的藻类或者剧烈的天气变化后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氨氮无法被吸收,而死亡后的藻类会在池塘底部被细菌分解并产生更多的氨氮,造成池塘中的氨氮升高。 2、池塘中的氧气不足 池塘中的氨氮可以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被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当池塘中氧气的含量不足时不能够发生这个转化,这个转化无法进行造成氨氮过高。 3、池塘饲料投喂过量 池塘中投喂过多,鱼虾蟹无法全部摄食,造成残饵过多,或者在天气或者水质突然变时,养殖品种吃料减慢或者减少,没有及时减少投喂,造成大量饲料残留腐败,而现在我们投喂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都非常的高,这些蛋白质被细菌分解以后产生大量的氨氮造成水体氨氮含量上升。 4、池塘添加肥料过量 早春时节,水产养殖朋友都会选择肥水给自己养殖的品种创造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这个想法原则上来说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在选择肥料的时候有些养殖朋友会选择一些含氮量特别高的肥料如尿素,碳铵,如果池塘中的藻类没有肥起来,这些肥料溶解在水中就会造成池塘中氨氮升高。 5、池塘底部环境太差 池塘沉积了大量的有机物,再连续雨天后造成上层水温底,下层水温高形成温差,底部有机质上翻,当天晴气温连续升高后,这些有机质往往含有很多的氨氮,造成池塘氨氮升高。 6、池塘放苗密度太大 池塘中的养殖密度也和氨氮的含量也有很大关系,养殖动物的新陈代谢也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养殖密度太大会超过池塘的承受能力,造成池塘氨氮升高。 四、氨氮的毒性和水环境的关系 1、氨氮的毒性和温度的关系 氨氮的毒性和温度,PH有很大关系,氨氮的毒性主要来自于水体里的分子态的氨,离子态的氨对养殖品种**害作用,但当温度升高,PH升高以后离子态的氨会转换为分子态的氨,同时分子态的氨的毒性也会随之升高。 2、氨氮的毒性和PH的关系 在pH值为7.8-8.2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0℃,非离子氨的比例增加一倍,而在同样的温度下,PH每升高一,氨氮的毒性升高10倍。 3.氨氮的毒性和溶解氧的关系 较高溶氧有助于降低氨氮的毒性。溶氧高的情况下可以促进氨氮的降低,氨(NH3)被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亚硝酸再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称为硝化作用,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中溶氧浓度低于1-2mg/L时硝化作用速度明显降低。 4、氨氮的毒性和盐度的关系 盐度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氨氮的**浓度越小;盐度上升氨氮的毒性则会降低。 五、如何防止氨氮升高的措施 1、**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 在养殖前期做准备工作的时候,**的清理池塘底部淤泥,减少底部有机质含量,减少氨氮的来源。 2、合理的放苗密度。 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投放的密度,可以减少池塘中池塘中由于新陈代谢而排出的氨氮。 3、肥水时选择氨基酸肥料,不选择含有大量氮元素的无机肥料,避免由于池塘水肥不起来造成池塘中氨氮的身高。 4、合理的投喂饲料不要有剩料 根据天气变化合理的调整投喂量,天气不好就少投喂,减少饲料浪费,同时能降低池塘中氨氮的来源。(文章来源:蟹人蟹事)
|